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恭喜刘淑霞博士,王诗雨硕士,周瑞鑫硕士,潘然硕士顺利毕业

时间:2025-05-06     来源:     浏览量:

2025年5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化学与功能材料实验室举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刘淑霞博士、王诗雨硕士、周瑞鑫硕士(导师:王谭源副教授),潘然硕士(导师:李箐教授)的学位论文答辩在先进制造大楼西楼C306会议室顺利通过,其研究成果获得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认可。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余家国教授,答辩委员会的专家分别是:武汉大学罗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芳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杨君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卢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胡先罗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许恒辉教授。


undefined

答辩学生与答辩委员会合影


undefined

答辩学生刘淑霞


刘淑霞同学的博士论文围绕二氧化碳还原中的阴离子效应及催化剂设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基于界面阴离子调控和催化剂结构的合理设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甲酸、乙醇、尿素的选择性转化,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机理研究,在作用机制以及催化性能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undefined

答辩学生王诗雨


王诗雨同学的硕士论文针对PEMWE阳极催化剂面临的高成本和低稳定性问题,以成本相对较低的Ru基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催化剂结构设计与OER历程调控,降低了催化剂中贵金属用量,抑制了Ru基材料在OER过程中的溶出,提升Ru基催化剂在酸性电解水析氧反应中的性能。


undefined

答辩学生周瑞鑫


周瑞鑫同学的硕士论文以低能耗电解海水制氢催化剂及体系设计为研究主题,针对当前电解海水制氢存在的问题,从阴/阳极催化剂和器件设计两方面入手,设计CO2增强的不对称电解槽,并开发高性能阴极催化剂加速产氢和抑制钙镁沉积;用乙二醇氧化产乙醇酸的增值反应取代传统OER,提升经济效益,实现低能耗高收益的负碳-电解水制绿氢。系列工作由阴极海水HER催化剂和阳极碱性EGOR催化剂设计并列开展,深入研究各催化剂的反应机理,最终耦合应用于CO2增强的不对称电解槽以探究体系制氢能耗与收益。


答辩学生潘然

潘然同学的硕士论文以过渡金属掺杂氮的碳基(M-N-C)催化剂的可控制备为研究核心,围绕目前M-N-C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系统地开展了以MnCu为金属中心的M-N-C催化剂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通过调控生物基材料中的配体与金属离子间的络合作用,提高催化剂活性位点密度。采用非Fe的金属源(MnCu)降低因Fenton效应造成的稳定性损失,并在催化性能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undefined

李箐教授和王谭源副教授与答辩学生合影


最后,祝贺刘淑霞博士,王诗雨硕士,周瑞鑫硕士,潘然硕士顺利毕业,期待你们在科研道路上续写新篇章!